12月21日,智能制造技術暨數控機床與數控加工高端論壇在我校成功召開。會議由陜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工程學院)、中國輕工業裝備制造智能化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專用設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陜西漢江機床有限公司、陜西海耐森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德川數控機械有限公司、西安眾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業的專家和我校100余位教師、研究生參加會議。會議由機電學院副院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立軍主持。
論壇圍繞著機電學院建設的中瑞GF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的應用和發展、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等主題開展。楊立軍帶領與會專家參觀了GF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介紹了基地內的高速數控機床、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工業軟件、高精度質量檢測、工業物聯網等關鍵產品的特性,展示了機電學院在數控機床與數控加工方向的基礎和特點。

隨后,就此開展座談,與會專家肯定了機電學院在培養優質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就業服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給出了指導性意見。西安交通大學劉紅忠教授認為GF智能制造產線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并結合自身經歷,給出產線應用需要聚焦特色對象的發展建議。陜西漢江機床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趙仲琪(78級機械專業校友)分享了企業申報國家重大項目的成功經驗和方法,強調了立足機電學院凸輪技術創立學校機電品牌的必要性。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戴正利副總工、西安德川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德川分享了秦川機床及國外數控系統、產線的發展。

論壇包括四場主題報告,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劉紅忠、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沈禾凱、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吳寶海、西北工業大學副研究員田衛軍的《光柵干涉測量技術與應用》《磨齒加工技術及裝備》《航空發動機零件智能加工技術》和《航空發動機薄壁顫振抑制技術》。
與會專家圍繞“智能制造”主題,立足學校特色,就數控機床與數控加工發展機遇和先進技術實施提供真知灼見,報告現場學術氛圍濃厚,參會的研究生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專注度。

論壇的成功舉辦,展示了智能制造工作者在該研究領域中有關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全新進展和成果,深入探討了智能制造領域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為學校、校企間的學術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促進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溝通和聯系,推動了我校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機電學院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智能制造的研究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核稿:夏祥林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