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我校在中國聯合裝備集團安陽機械有限公司舉行博士工作站、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制漿造紙工藝及裝備產學研合作基地、產教融合基地揭牌儀式。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工程學院)院長葛正浩教授、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柔性電子學院)造紙工程系主任羅清教授、博士工作站主要成員參加揭牌儀式。安陽機械有限公司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部分中層干部和員工代表參加此次活動,儀式由安陽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魯省龍(機械80級校友)主持,安陽市科技局、高新區等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安陽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興華表示,安陽機械有限公司與陜西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協議的簽訂及博士工作站的啟動,是雙方共同推進造紙裝備國際化、振興造紙裝備民族企業的重要舉措。安陽機械有限公司定當以此活動為契機,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在合作中創新、在共贏中發展,走合作發展之路、創雙贏互利前景,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開創科技交流、合作創新新局面,樹立科技成果轉化新典范,達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
葛正浩詳細介紹了學校及學院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情況,他表示,基地的建立能夠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和理論研究優勢,企業與市場緊密結合的市場和生產制造優勢,為學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以及教師深層次參與到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實踐提供了發展平臺。必將加快推進雙方人才培養、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推進企業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從而進一步推動雙方高質量發展。
安陽市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靳冬代表安陽高新區管委會對本次產學研合作表示衷心的祝賀,并對合作雙方寄予厚望,希望雙方按照“發揮優勢、相互促進、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推動“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向更高層次發展。

靳冬、葛正浩、羅清、孫興華共同為本次博士工作站、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制漿造紙工藝及裝備產學研合作基地、產教融合基地揭牌。
我校教師代表王博代表博士工作站成員態發言,他表示,在博士工作站參加技術攻關和研發工作是一個新的責任、新的考驗,博士工作站成員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把科研做在企業的生產實踐中,解決企業問題,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安陽機械的科技進步和事業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葛正浩一行參觀了安陽機械有限公司展廳和加工車間,實地考察了企業主要產品、無紙化生產系統建設以及制漿造紙中試線的建設情況。在校企合作交流會上,教師代表劉利軍圍繞企業精益生產和信息化建設做了《智能工廠與精益數字化應用實踐》報告;王博圍繞制漿造紙中試線的自動控制做了《制漿造紙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研究》報告,劉歡博士后就高濃盤磨機磨片設計與企業人員進行了交流。企業代表就制漿造紙中試生產線建設、企業數字化制造、精益生產、新型高濃盤磨機開發等技術問題,與參會的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雙方就博士工作站運行方式、校企合作項目進行了詳細的溝通,雙方認為博士工作站的設立,為校企合作開展固定設點的交流機制提供了關鍵平臺,能有效的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以及企業的技術進展。
新聞小貼士:
安陽機械有限公司 陜西科技大學“三基地、一工作站”簡介:
制漿造紙工藝及裝備博士科研工作站:引進學校制漿造紙工藝、技術及裝備博士專家團隊,通過產學研合作機制,以技術創新為導向,攻克在制漿造紙工藝、技術、裝備及自動控制等領域的關鍵問題,促進技術進步及發展。作為新的一種校企合作方式,起到與安陽機械有限公司定期合作交流溝通的作用。
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雙方共同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開展管理、實習、培訓、科研合作。安陽機械有限公司為研究生專業實踐提供實踐課題、場地以及工程實踐指導教師,研究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企業科技項目研發、難題攻關,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陜西科技大學、中國聯合裝備集團安陽機械有限公司產教融合基地:以“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為宗旨,學校根據安陽機械有限公司擬成立的河南省中試基地和實驗室建設需求,選派相關專業教師、業務骨干承擔或參與河南省中試基地和實驗室建設。雙方聯合申報國家、部委以及省市的有關縱向(如省雙創、省重點研發計劃等)及橫向科研項目。
陜西科技大學、中國聯合裝備集團安陽機械有限公司就業基地:雙方建立定期的人才交流、畢業生招聘的信息交流合作機制,學校每年向企業推薦優秀畢業生。企業積極為學校畢業生的實習、就業等方面提供便利,學校組織非應屆畢業生到企業進行參觀或社會實踐,學習企業實際生產的先進技術。
(核稿:夏祥林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