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由校團委主辦、各學院團委承辦的“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2024年陜西科技大學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展于10月10日在教學區文化長廊成功舉辦。校黨委副書記李學軍,副校長黃海峙,各學院團學工作負責人,社會實踐團隊代表等數百人共同觀看了展覽。

此次活動共有53支學生團隊參展,來自全校各院系的學生社會實踐團隊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實物模型、隊員講解等形式,全面展示了科大青年學子的實踐成果和創新思考,涵蓋了鄉村振興、非遺文化、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觀互動。其中尋窟拾遺社會實踐團結合所學專業,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深入了解文物病害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認識到需要區域合作來實現長期有效的文物保護,并計劃利用“一帶一路”沿線的資源,與沿線文物保護單位共同完善病害數據庫。“尋訪邊塞,逐夢兵團”社會實踐團深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70、161、163團等地開展社會實踐,訪談駐守邊境、默默奉獻卻不平凡的“小我”,感受“老中青”三代兵團人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傳承精神,通過挖掘和學習戍邊官兵的英雄事跡及其精神內涵,感悟并弘揚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的價值旨歸,汲取保家衛國、挺膺擔當的精神力量。陜甘寧邊區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團到延安、榆林等市的6個區縣開展社會實踐,共調研了18處陜甘寧邊區工業遺址。師生們用心去感受邊區工業發展的艱苦奮斗,用靈魂去感悟紅色血脈中的家國情懷,用腳步和汗水去找尋問題的答案,深入調研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探索和堅持發展工業的基本脈絡,切實踐履“行走的大思政課”。

活動期間,參觀者絡繹不絕,大家紛紛對各團隊的創新實踐表示贊賞。許多參觀者表示,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科大青年學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體現了他們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承擔。“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展讓我深感震撼。它讓我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也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作為一名學生,我將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位來自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同學說。“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展讓我們看到青年學生們用行動展示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一位來自經濟與管理學院的老師說。據悉,此次社會實踐成果展還將在本月于教學四號樓5樓持續展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舉辦本次展覽,不僅是對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對青年學子社會責任感的一次深刻呼喚。未來,校團委將持續堅持社會實踐與社會觀察、志愿服務、專業學習、就業創業、科技競賽的有機結合,堅持“目標精準化、工作系統化、實施項目化、傳播立體化”原則,不斷擴大社會實踐覆蓋范圍和受益面,鼓勵科大學子將所學知識與基層實踐緊密結合,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使命,引領青年學子在實踐教育中樹牢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新時代新征程的青年實干家,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核稿:李鵬 編輯: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