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聯合組織的2016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比中,我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省內共有10所院校獲此榮譽;同時,我校化學與化工學院“變廢為寶,白色‘無’染心塑實踐團”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在此前的陜西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省學聯組織的2016年陜西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優中,我校榮獲“示范學校”稱號;化工學院變廢為寶白色“無”染心塑實踐團獲得“標兵團隊”榮譽稱號;經管學院小微企業創業扶持度現狀調研實踐團、設藝學院筑笑公益實踐團獲得“優秀團隊”榮譽稱號;化工學院臧曉輝、經管學院劉育濤、設藝學院安然榮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我校一直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將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視為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不斷加強指導和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社會實踐保障機制,深化實踐育人效果。近年來,校團委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新思路、新模式。一方面不斷豐富實踐內容,健全保障機制,創新工作組織形式,擴展實踐工作覆蓋面;一方面堅持實踐緊密結合專業、貫通科技創新、深化專題研究的發展方向,堅持品牌導向,不斷推陳出新。2016年,校團委在以往成熟做法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和發揮大學生自主創新意識,通過舉辦第一屆陜西科技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創意大賽,進一步激發青年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實踐團隊跨學院、跨專業的成員優化和覆蓋面擴大,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攜手共筑中國夢”,共立項37支團隊分別赴北京、上海、江蘇等5個省市,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工作突出結合專業,堅持“項目結合專業、貫通科技創新、深化專題研究”的導向,先后有2個社會實踐項目在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重大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彰顯了我校實踐育人工作成效,使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受到實踐地政府和群眾的熱情贊譽和好評,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新聞小貼士:變廢為寶,白色“無”染心塑實踐團簡介
變廢為寶,白色“無”染心塑實踐團將環保、創新、實踐和科技助農相結合,以變廢為寶、白色“無”染為實踐主題,在太白縣開展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項目調研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的農用地膜使用現狀和處理現狀,宣傳綠色環保理念,提高農民保護土地的意識,并依托實驗室成果和利用化學專業知識,開展土壤樣本檢測,研制可降解地膜,回收地膜熔融重塑,改善當地的農業環境。
團隊利用互聯網+OTO的商業模式銷售重塑制品實現項目的自我造血,同時利用團隊的傳承性保證項目的持續化運營。15天共開展11場快閃式宣講會和3場成果展,發放環保農業宣傳冊。完成宣傳片、紀錄片、兩篇調研報告、兩篇專業論文,其中《陜西省太白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解決方案》被《產業與科技論壇》期刊收錄。簽訂6份基地協議,達成項目常態化及可持續建設意向,同時獲得中國環境報、人民網等48篇媒體報道及轉載。
(核稿:鄭東 編輯: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