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是繼2007年我校接受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來學校辦學面臨的又一次重大考驗,是關系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大事。為將我校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審核評估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特開設【抓“兩學一做”促審核評估】專欄,邀請各單位談認識、講舉措,濃厚氛圍,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動“兩學一做”和促審核評估工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今年上半年,陜西省教育廳確認我校將于下半年參加西省屬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此時,也正值新的環境學院成立之際,在上半年學院梳理學科方向、凝練學科特色、申報學科評估材料的基礎上,全院上下圍繞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思考:學院應該如何發展,辦學特色是什么,人才培養定位是什么,在師資隊伍、教學資源等方面如何保證和支撐?培養過程又應該如何組織實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又有什么措施和制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和持續改進?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全院上下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最終一致認為學院要以本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全面梳理環境學院本科教學管理與發展的思路,著力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圍繞這一目標,并結合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學院著重在師資隊伍建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人該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大力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博士
在學院成立之初,全院僅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及以下1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65%。為了改變師資隊伍體量偏小、教師教學任務較為繁重的現象,學院先后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日本靜岡大學、日本富山大學、日本九州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引進教師18人,其中學術骨干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高水平博士2人。截至目前,全院專任教師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提高到了81.6%。預計今年年底,學院還將引進共7人組成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師資隊伍的建設,為學院的本科人才培養、科研水平提高和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全面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與修訂是改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起點,也是最為基礎與關鍵的綱領性人才培養工作指導文件。學院在2016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先后共選派包括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各系主任、專業骨干教師、實驗室主任等近10人走訪調研了河北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兄弟院校和部分企事業單位,為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保障。調研結束后,學院及各系內部先后多次召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題討論會。在討論中,充分考慮學校及學院的“服務面向、辦學層次、自身優勢與特色”,并結合學院學科、專業的現狀和學科發展趨勢,科學制定出以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以及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工程技術為主線的,進一步深化理論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改革,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三、改革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推動學院本科教學內涵式發展,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環境學院大力推動本科人才培養模式。(1)實行小班化教學。本學期學院利用學院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的優勢,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必修課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從而改變以往4個班同時上課的局面,提高了實際教學效果。實踐課也是如此,雖然學院本科教學實驗場地和設備臺套數較為有限,但是為了保證實踐教學效果,學院要求即使老師犧牲晚上和周末時間,也要保證實驗分組人數達到學校要求。(2)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為了引導學生及早適應大學生活、正確認識所學專業、提高學生對專業及科研興趣,學院自今年9月份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使學生自大一剛進校就有了學業導師,為他們的大學生活、學習等保駕護航。目前大一至大三所有專業本科生導師制雙選工作正在進行中。(3)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改班。為了貫徹“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理念,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探索培養具有我校特色的品學兼優、創新人才新途徑,學院自2016級開始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改班,選拔部分德智體全面發展、學習成績優異、有較大潛力和培養前途的學生,集中編入教改班進行重點培養。目前,我院符合學校教改班選拔條件的30名大一學生全部進入教改班學習。(4)優化畢業實習模式。以往的畢業實一般安排在第八學期的開學前三周,這個時期習往往是學生考研復試、找工作的高峰期,學生根本靜不下心進行畢業實習,實習效果很不樂觀。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學院提出分類實習的方案,即直接就業的學生可選擇在大三暑期進行畢業實習。通過畢業實習,他們對企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更為精準的認識,這也為他們后期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奠定了基礎。而對于考研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在第八學期開學進行畢業實習,這個時期他們都已經完成了初試階段,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實習過程。通過這樣的改革,期望能夠較好的實習效果。(5)提前進入畢業設計(論文)階段。在9月中旬,學院已經啟動2013級學生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這樣以方便既保證了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有效時間,同時也讓學生提早進入老師的科研實驗室,為學院的研究生優秀生源計劃奠定了基礎。
四、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力度
目前全院專任教師38人,但是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有32人,高達84.2%。為了盡快提升他們的教學業務水平,學院多渠道采取措施。(1)選派優秀骨干教師赴廈門大學參加專項研修。今年上半年,學院選派趙串串、董凌霄、張靜、謝林花赴廈門大學參加“陜西科技大學第三期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專題培訓。(2)選派骨干教師赴國內外著名高校做訪問學者。今年9月份,我院田立強、董凌霄、謝林花老師已到同濟大學環境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活動,范春輝老師也將于今年11月份赴美國做訪問學者。(3)選派教學管理人員參加專項培訓。今年9月,學院選派分管本科教學的副院長李成濤、環境工程系主任王家宏、環境科學系主任趙串串、副主任朱超參加由國家行政教育學院進行的教師專業發展專題在線培訓,內容涉及職業規劃與發展、教學改革與發展、教學管理與評價、教學理念與方法等。(4)制定新進教師聽課制度。為了使新進教師盡快熟悉學校教學過程,學院規定凡今年新進教師,本學期必須進行隨堂聽課學習,并制訂詳細的聽課計劃報學院備案。在他們正式走向講臺之前,學院還將組織試講,試講通過后方可正式上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環境學院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團結一致、全力以赴迎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核稿:李廣明 編輯:杜楊 見習美編:楊恬靜)